去澳洲學慢活
這次到澳洲雖然是要拍攝電視節目,跟上次去南非一樣,每天四五點起床,趕通告趕個沒完沒了的,但我卻逆天地帶著「學慢活」的心態而來,誓要找到慢活的精髓,把它帶回香港。
開了一晚通宵直接到機場,到埗時再加上時差,我在旅程首幾天都累到要死,我知道我知道,我會減少工作的,問題是已經接了的都該要做好,一定要堅持下去,所以還是抖起精神繼續努力。一個忙亂的拍攝早上,在悉尼著名蒲點The Grounds人有三急,撇下攝製隊便跑到洗手間,門外有一位太太在等候,這種情況在香港意味著洗手間只有一格,OK我等。然後裏面傳出沖厠聲,一位小姐出來,我隱約望到洗手間裏再有分其他格,而且已經有空格。和門外的太太對上了眼,微笑示意一下之後我便打算推門進去,她大概在等人而不是上厠所吧?誰知她突然間表現得很介意,著我要排隊,她還未進去是因為「慢活中」,而不是不去呀!那時候我固然覺得很尷尬很羞家,但也有一種頓悟,原來這邊的慢,是比慢再慢三倍。
另一個頓悟發生在一些Family Business的訪問,包括蠔場和得獎的Fish And Chips餐廳,兩者都是發展得非常好的生意,而且都是由一家幾口負責不同崗位,即使餐廳另有數十名員工,但老闆還是一個。完成訪問之後,我問他們未來幾個月的新動向,兩個完全不認識的家庭竟然不約而同地告訴我他們會去峇里渡假幾星期!這麼忙的一門生意,可以說放下就放下,關門拉閘話知你摸門釘,最重要一家人開開心心去旅行。我想這種思維在香港大概不會很常見,比較成功的生意一般都年中無休,於是我們一衆食物鏈底層就安於過著24小時on call的生活,就算我是老闆,也不能大安旨意關門三星期陪家人或者是旅行。慢活的第二個精髓:別管賺多賺少了,假,是蝕錢也要放的。現在想起來挺實際的,我因為這三個月的「超賣式」工作日程病倒了,最後還不是要押後許多計劃?拉匀去看,效率還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