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女生|獨家專訪收納師Kitty Wong將興趣變職業 副總裁身兼多職幫人執屋整理人生
【智慧女生.獨家專訪】在職媽媽Kitty Wong,是現任Wintun Co Ltd副總裁、一名收納師、收納講師,專業收納公司MCM的創辦人,亦是三名子女的媽媽。身為女性,更是一位媽媽,要兼顧家庭、工作與夢想,外界看起來分身乏術,擁有多重身份的Kitty卻用實際行動證明,善用時間好好「整理」、「規劃」人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收納師」。
香港收納師Kitty Wong自創專業收納公司 身兼多職是全能女強人?
將興趣變職業 考牌自創專業收納公司
從小喜歡整理的Kitty常常自己收拾書包、書檯,性格使然,愛整潔的她早早養成收拾習慣。成為三個小孩的媽媽後,收拾雜物的能力更是有增無減,Kitty表示執屋同時影響心情,她說:「執得好、執得漂亮,心情會出現很大變化,開心許多,原來收拾能帶來快樂,或許這就是我迷上它的原因。」
疫情期間,Kitty多了許多私人時間,為了深入研究整理收納知識,她報讀課程進修,更考取林林種種的牌照,包括日本收納協會收納師一級及二級證書、收納師二級講師證書、美國NAPO的Residential Organizing專業認證資格等。而考牌是第一步,Kitty發現收納整理在香港大有前景,索性創辦專業收納公司MCM媽.潮.物,將收納文化發揚光大。
什麼是收納師?
許多人詫異「執屋」也能考牌?事實上收納文化盛行,不少國家如美國、日本專業收納師已是屢見不鮮,學習基本收納知識,考取專業牌照後,便可成為「收納師」上門執屋,教授整理技巧。Kitty解釋:「收納師就像一個系統,能讓你的家變得更乾淨、整潔的系統,一旦設定好這個系統,你跟著它去做,整理就會變得很輕鬆。」
收納師的工作通常是先了解每個家庭成員的生活模式,再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幫助他們重新規劃空間擺放生活用品,讓客人省下找東西的時間與精力,並傳授整理技巧維持整潔狀態。收納過程騰出空間之餘,同時釋放內心空間,展開心靈上的「斷捨離」。
收納同時助人 見盡基層窮苦百態
Kitty表示創辦收納公司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享受幫助他人做善事,心靈得到滿足。她分享公司經常與不同慈善機構合作,為基層家庭、弱勢社群提供收納服務。在香港彈丸之地,不少家庭都面對相同問題——「雜物太多、空間太小」。許多求助人內心渴望改變居住環境,卻無能為力,「收納師」剛好能成為一種輔助動力,幫助他們去蕪存菁。
不少慈善機構都需要收納師,幫助弱勢群體如老人家、長期病患等, 礙於體力、身體狀況他們有時候難以自己整理,這時我們便會伸出援手,透過收納讓這群基層人士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舒適,亦讓收納服務變得更具意義。——Kitty Wong
Kitty分享一個極端個案,一名未婚單親媽媽與婆婆一起居住在公屋,女孩仍是中學生且剛生下嬰兒,居住環境相當惡劣,Kitty形容嬰兒在這種生活環境是「奇蹟生還」——奶瓶中的奶水凝固已呈啫喱狀、家中佈滿雜物、廁所廚房十分骯髒。
遇上極端個案,Kitty稱不但會幫助她們整理雜物改善生活環境,還會提供之前客人留下來的物資如嬰兒床、嬰兒用品等,伸出援手。Kitty認為收納師的性質也像社工,她們會一直跟進客人的生活狀況,不斷打電話慰問與關心,鼓勵她們積極整理過更好的生活。
收納是一趟療癒心靈的旅程
有時無法丟棄的,是一張泛黃的戲飛、一件破舊的T恤、一堆掀破了的書本,當中承載著或美好或苦澀的回憶,無法一下子割捨。
Kitty說,收納需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一次過將所有物品丟棄,容易適得其反,慢慢收拾才能有所進步,而收納帶來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她分享另一深刻個案,有個家庭爸爸有囤積症,4歲的兒子從未試過在家有一條完整可以行的路。Kitty憶述上門做收納時,一開始爸爸「嬲爆爆」不肯扔任何東西,經過溝通與鼓勵後,慢慢越執越起勁,享受其中,就連整個人都變得開朗,與之前判若兩人。
現在4歲兒子終於有空間可以做功課、玩玩具,而見證這位爸爸慢慢打開心扉,想法變得積極樂觀,更加正面,巨大改變讓Kitty心感安慰,曾讀取心理學碩士的她表示,收納與心理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影響著一個人的性格、習慣與價值觀,而溝通過程像是做心理輔導,她有感與其說是收納,不如說是在解開一個又一個心結,幫助對方打開「第二人生」。
懂得取捨,才能更清楚知道自己的路該怎麼走。——Kitty Wong
「減物」蘊含博大精深的智慧,不是單一數字就能言盡,如今「斷捨離」盛行,Kitty卻不鼓勵盲目跟從。「斷捨離」不代表只能剩下10件衫、5對鞋,成為冷冰冰又嚴苛的限制與條框。因每個人需求不同,更需懂得變通,不是要「斷」到一件不留,而是學會整理。懂得取捨,心情變得豁達快樂,看事物的角度也會變得不同,更清楚知道自己的路該怎麼走,才能真正彰顯收納的真諦。
在職媽媽的「人生整理術」
言談之中便感受得到,Kitty是個行動派,她分享作為在職媽媽,最重要的是善用時間,她堅持每天早上6點起身,處理完家務便利用剩下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像是做運動、看書、工作、進修等。「分配時間就像砌積木,將零碎時間一個個拼湊起來,我不會每天重複同一個時間表,而是每天想到什麼就去做,填滿時間,讓一天過得充實又有意義。」
不斷嘗試才能知道自己該走怎樣的路,正如Kitty所說:「只要肯嘗試,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她從空姐轉型做文職,再由私人助理成為公司副總裁,之後因興趣修讀收納課程,成為一名收納師講師。Kitty渴望自身經歷能鼓勵更多女性,尤其是在職媽媽,能勇敢追夢,好好利用時間增值自我、豐富人生,找到自己的價值。
在整理的過程中,你會更加了解自己。——Kitty Wong
Kitty稱自己也常常從求助對象的身上學習到許多,在互動與溝通中不斷成長,也是一種互惠互利。她亦有感自學習收納後,為人更加自律、做事效率更高、更珍惜時間,她指收納也是一種慢活,「當你有系統地收納各類物品,不會手忙腳亂心急地去找一件物品,將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疾不徐也是一種慢活的生活態度。」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收納師」
學會收納不難,難的是堅持。對營營役役的香港人來說,忙碌生活下很容易忽略整理。Kitty則分享自身經驗,她認為精明消費有助收納,而投資高品質的商品就是精明消費的一種,以手袋為例,她會買經典款式的手袋小心使用,可能用了十餘年都不會破損,即使入手價格昂貴也值得;Kitty以前喜歡買廚房神器,導致愈積愈多,現在她不再踩入陷阱買一堆沒有多大用處的神器。她表示最重要的是將想法變得實際,把物品分為「需要」和「想要」兩類,囤積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只要肯付諸行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收納師」,正如Kitty所講:「整理是一種習慣,就像每天刷牙洗臉一樣。」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貴於堅持。當我們勇敢踏出去的那一刻,或許會看到意想不到的風景。
一個人放下愈多,才能得到更多。——Kitty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