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2025 清明2025

清明2025|清明節氣中醫9大養生之道 附清明節由來、習俗禁忌

女性健康

清明2025|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人們習慣前往祖先的墓地掃墓,以表達對先人的追思與敬意。此外,清明期間的氣溫逐漸回暖,但在這乍寒乍暖的氣候中,如果不注意調養,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本文將整理清明節的由來、意義及習俗,並邀請德善堂的註冊中醫師彭芷慧分享幾個重要的養生心得,幫助大家在清明期間保持強健的體魄!

清明2025目錄

延伸閱讀:春分2025|二十四節氣春分 中醫推薦健脾化濕養生湯水+4大保健秘訣!
延伸閱讀:驚蟄2025|二十四節氣驚蟄習俗+日期+文化意義 中醫教6大養生法則

回到目錄

清明2025|清明節是哪一天?

今年清明節的日期為2025年4月4日

回到目錄

清明2025|清明節由來及意義、清明節紀念誰?

清明節,又稱掃墓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會前往祖先的墓地進行掃墓,表達對先人的追思與敬意。清明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據說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忠臣介子推。相傳介子推隨晉文公流亡十九年,曾割股救主,後來隱居不仕。晉文公即位後,為了找回介子推,放火燒山,卻不幸將其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後來演變為清明節。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在於祭祖掃墓,還有踏青、放風箏等活動,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和生命的延續。這一天,人們會走出戶外,親近自然,享受春天的美好。

清明2025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在於祭祖掃墓,還有踏青、放風箏等活動,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和生命的延續。這一天,人們會走出戶外,親近自然,享受春天的美好。

清明2025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回到目錄

清明2025|清明節氣 氣候特徵對身體的影響

彭芷慧中醫師表示,清明節氣的顯著特徵就是晝長夜短,陽氣逐漸旺盛,此時氣溫上升,人體的新陳代謝亦加快,但由於晝夜溫差較大,使人體需要不斷調節以適應外界變化﹐因而若素體虛弱或疏於保養,便可能出現感冒、頭痛或等不適。除了氣溫變化,清明時節的空氣濕度也有所增加,俗語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期間常伴隨綿綿細雨,環境變得潮濕。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負責水分的代謝,當濕氣過重時,容易導致脾胃功能下降,出現胃脹、食慾減退、腹瀉等症狀。此外,體內濕氣運化不利,亦會導致四肢沉重、精神疲倦,甚至影響關節健康,誘發關節疼痛或風濕問題。

清明2025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清明節氣對情緒都有明顯的影響。春天在五行中屬木,對應人體的肝臟,所以肝氣在春季較為旺盛。若肝氣過於亢盛,可能導致情緒波動較大,出現易怒、焦躁、失眠等問題;若肝氣疏泄不利,則可能產生壓抑、憂鬱、胸悶等症狀。因此,在這個節氣中,除了調理飲食,也應適時紓解壓力,以維持身心平衡。

回到目錄

清明2025|清明乍寒還暖 易引發疾病

清明時節的氣候變化無常,使得身體較難適應。這種忽冷忽熱的環境,容易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負擔,使得適應力較差的人群容易受到疾病侵襲。彭芷慧中醫師指出,清明期間,最易患上呼吸道感染、過敏、心血管病及關節腫脹疼痛等疾病。

清明易誘發的疾病|1. 感冒

由於早晚溫差大,人體毛細血管收縮,呼吸道黏膜的防禦能力下降,容易受到風寒之邪的侵襲,導致鼻塞、流鼻水、喉嚨痛、咳嗽,甚至發燒等感冒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進一步惡化為支氣管炎或肺炎,特別是老年人與兒童,更需注意保護呼吸道健康。

清明2025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清明易誘發的疾病|2. 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疾病也會在忽冷忽熱的氣候下加劇。由於溫差變化刺激呼吸道和皮膚,加上春季花粉、塵蟎等過敏原增多,易導致鼻敏感、哮喘及濕疹等過敏反應加重,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影響日常生活及睡眠品質。

清明易誘發的疾病|3.消化道疾病

再者,消化道疾病亦是常見問題。氣溫變化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特別是脾胃虛弱者,可能因為飲食稍有不慎,就出現腹瀉、胃痛、消化不良等問題。若飲食不潔,還可能引發細菌性腸胃炎,出現發燒、嘔吐、脫水等嚴重症狀。

清明易誘發的疾病|4.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在這種氣候變化下也需特別留意。當氣溫驟降時,血管容易收縮,血壓波動大,可能誘發高血壓、心絞痛、甚至中風或心肌梗塞,對於年長者或有心血管病史者來說,是危險的健康隱患。

清明2025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清明易誘發的疾病|5.風濕及關節炎

對於有風濕及關節炎的人來說,濕冷氣候會加重關節腫脹、疼痛,導致行動不便。中醫認為「風、寒、濕」是造成關節疼痛的重要因素,因此,關節病患者在此節氣應格外注意防潮保暖,避免病情加重。

回到目錄

清明2025|清明節氣的飲食調養原則

應對以上情況,彭芷慧中醫師表示清明時節,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並注重健脾祛濕,這樣才可減少體內濕氣的累積。宜多吃薏苡仁、赤小豆、茯苓、白扁豆、山藥等食材,具有很好的健脾利濕作用,可幫助脾胃運作,減少腹脹與消化不良的情況。此外,由於春季肝氣較旺,適量食用疏肝解鬱的食物,如玫瑰花、菊花、枸杞,有助減少因肝火過盛導致的焦躁易怒。若感覺喉嚨乾燥或易咳嗽,可適量食用百合、雪梨、蜂蜜等具有潤肺作用的食物,幫助滋陰潤燥。相對而言,生冷食物如凍飲、生魚片等應盡量避免,因為過於寒涼的食物會影響脾胃功能,使消化系統變得虛弱。同時,辛辣燥熱的食物,如辣椒、燒烤、炸物,也應適量減少,以免加重肝火,影響消化與情緒穩定。

回到目錄

清明2025|清明養生食譜推薦

清明養生食譜|1. 薏仁赤小豆湯

  • 功效:祛濕健脾,改善濕氣過重問題。
  • 材料: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茯苓20克、陳皮5克、排骨或瘦肉適量。
  • 做法:
    1. 薏苡仁、赤小豆浸泡30分鐘。
    2. 排骨或瘦肉汆燙去血水。
    3. 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後,小火煮1.5小時,加鹽調味。
清明2025 (圖片來源:RED@愛喝茶的李李)
(圖片來源:RED@愛喝茶的李李)

清明養生食譜|2. 五指毛桃茯苓茶

  • 功效:補氣健脾、祛濕排毒
  • 材料:五指毛桃 10 克、茯苓 10 克、薏苡仁 15 克、陳皮 5 克
  • 做法:
    1. 五指毛桃、茯苓、薏苡仁、陳皮洗淨,一同放入鍋中。
    2. 加入 800 毫升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 20 分鐘。
    3. 過濾渣滓後飲用,可當日常茶飲。
清明2025 (圖片來源:RED@阿桂爺爺草本茶)
(圖片來源:RED@阿桂爺爺草本茶)

清明養生食譜|3. 玫瑰菊花枸杞茶

  • 功效:舒緩壓力,促進肝氣循環。
  • 材料:玫瑰花5朵、菊花3朵、枸杞10顆、陳皮5克。
  • 做法:將所有材料泡熱水10分鐘,即可飲用。
清明2025 (圖片來源:RED@姚養生日記)
(圖片來源:RED@姚養生日記)

回到目錄

清明2025|清明節氣的生活調養建議

透過合理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能有效應對清明節氣的氣候變化,保持身心健康。

清明節氣生活調養建議|1.適時增減衣物,防止受寒。

在清明節氣期間,氣溫變化較大,早晚的寒冷和白天的溫暖交替出現。因此,適時增減衣物非常重要。人們應根據氣溫的變化,靈活調整穿著,避免因為穿得過少而著涼,或因為穿得過多而感到悶熱。特別是在外出掃墓或踏青時,建議選擇輕便的外套,方便隨時脫卸。此外,內衣的選擇也應以透氣、吸汗為主,這樣可以保持身體的乾爽,減少感冒的風險,從而保護健康。

清明節氣生活調養建議|2. 保持適量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清明時節,氣候逐漸回暖,正是進行戶外活動的好時機。保持適量的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無論是晨跑、慢步走,還是參加團體運動,都是有效的選擇。運動能增加氧氣的攝取,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出毒素,改善心情,減少焦慮和壓力。此外,適當的運動還能改善睡眠質量,讓人精神飽滿,對於在清明這個特殊的時節,尤其有助於保持身心健康。

清明節氣生活調養建議|3. 早睡早起,順應陽氣升發的節律。

隨著清明節氣的來臨,陽光逐漸增強,自然界的陽氣也開始升發。因此,調整作息,以早睡早起的方式迎接陽光,對於身體健康至關重要。早晨的陽光能促進人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增強骨骼和免疫系統的健康。而晚上的早睡則能讓身體得到更好的修復和恢復,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此外,早起後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幫助身體喚醒,為一天的活動做好準備。

清明節氣生活調養建議|4. 適時戶外踏青,舒展身心。

清明節氣正值春季,這是一個萬物復甦的時期,適合進行戶外踏青。踏青不僅能讓人親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氣息,還能有效舒展身心,減輕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戶外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有助於提高整體的身體素質。此外,與家人或朋友一起踏青,還能增進感情,提升心情,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能夠更好地釋放負面情緒,帶來身心的愉悦。

清明節氣生活調養建議|5. 防潮去濕,保持室內通風。

清明節氣的天氣常常潮濕,這樣的環境容易滋生霉菌和細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因此,保持室內的乾燥和通風非常重要。建議定期開窗通風,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減少濕氣的積聚。同時,可以使用除濕機或放置一些乾燥劑來吸收空氣中的濕氣,保持環境的清新。室內乾燥的環境可以減少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發生,也能讓人感到更加舒適,提高生活品質。

清明節氣生活調養建議|6.調適情緒,避免壓力過大。

清明節氣不僅是掃墓追思的時期,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也是一個情感上容易波動的時刻。因此,調適情緒、避免壓力過大非常重要。可以通過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等方式來放鬆心情,釋放壓力。此外,與家人或朋友分享心情、交流感受,能夠有效減輕心理負擔。保持積極的心態,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也能幫助提升心情,讓人在清明這個時節中更加平靜和愉快。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彭芷慧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

清明2025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彭芷慧(圖片來源:德善堂提供)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彭芷慧(圖片來源:德善堂提供)

延伸閱讀:小寒2025| 小寒節氣在哪一天?習俗、文化、中醫養生貼士一文睇清!
延伸閱讀:大寒2025|二十四節氣大寒 中醫推薦5大養生秘技、必飲2款養腎潤肺湯水
回到目錄

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是什麼?

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是掃墓和祭祖。人們會前往先人的墓地,清理墓碑,修整周圍的環境,並獻上食物、鮮花和香燭,表達對先人的追思和敬意。此外,許多家庭還會在這個時候舉辦春遊活動,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增進家庭的情感。

清明節為什麼會選在這個時期?

清明節選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這個時期正值春暖花開,氣候逐漸變暖,象徵著生命的復甦。這個時候正是農作物播種的好時機,同時也是人們進行戶外活動的最佳時期,讓人們在悼念先人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機與活力。

圖片來源:Canva、RED@愛喝茶的李李、RED@阿桂爺爺草本茶、RED@姚養生日記、德善堂提供

你可能也喜歡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