蔘類=寒涼?中醫拆解太子蔘、人蔘、花旗蔘功效+3大適合不同體質蔘茶
不少女士常常都被中醫說「氣虛」,更有人會以蔘類補氣,也有人提及「花旗蔘」很寒涼⋯⋯。市面上蔘類眾多,到底該怎麼選擇?是否每人也適合食用?一於看看德善堂註冊中醫師陳宇傑的看法,以及3大適合不同體質人士的茶飲推介!
蔘類=寒涼?中醫拆解3大蔘類功效

人蔘、西洋蔘、太子蔘屬於中藥補益藥之中補氣藥的範疇,三者都是以益氣生津為主要功效,但它們在藥性、效力和功能上又有一定分別,所以臨床應用上亦有所不同。
1.人蔘

性微溫,補氣之力在三者之中最強,且有大補元氣之功,是其他幾種蔘所不能代替的。臨床上可用於氣虛重症,甚至氣虛欲脫的急重情況,各種慢性疾病導致元氣虛弱者亦常用。
2.西洋蔘

(又稱花旗參)性寒,補氣之外亦有養陰生津清熱的作用,臨床上多用於氣虛而偏熱,氣陰兩傷的情況,例如發熱性疾病後期,或者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氣陰兩傷,陰虛內熱的情況。
3.太子蔘

性平,補氣之力相對前兩者較弱,但藥性則較溫和,故名太子蔘,臨床上多用於氣虛輕症,例如脾虛體倦,食慾不振等,另外,小兒臟腑嬌嫩,用藥宜溫和,故兒科比較常用。
3大適合不同體質人士蔘茶推介
1.人蔘杞子茶
適合體質偏弱,氣血兩虛人士。
材料:人蔘片3克、杞子9克

做法:把材料放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泡30分鐘即可。(可反覆沖泡飲用,直至藥味轉淡)
2.花旗蔘蜜
適合氣虛偏熱,疲勞口乾人士。
材料:花旗蔘5克、蜂蜜適量

做法:花旗蔘用沸水泡,放暖後加入適量蜂蜜調味即可。
3.太子蔘健脾益肺茶
適合脾肺氣虛,胃口欠佳,容易疲倦人士。
材料:太子蔘30克、麥冬9克、大棗3枚

做法:把藥材洗淨,浸泡20分鐘,大火煮沸,轉細火煮45分鐘即可。
氣虛特徵你中幾多項?
1.面色蒼白
2.容易頭暈
3.容易疲倦
4.多汗
5.氣短
6.心悸
7.胃口不佳
8.容易感冒
9.排便不順
10.手腳冰冷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陳宇傑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
Tag
中醫
撰文:編輯:VY圖片來源:PhotoAc、IG、Red、Youtube、德善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