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濕方法 去濕方法

去濕方法|肥胖、周身痠痛因你「濕氣重」?中醫教你4招排濕回復輕盈!

女性健康

去濕方法|香港潮濕悶熱,不少女生都有濕重水腫問題,還自以為是「肥胖」!濕氣過重不僅令人感到身體沉重、周身痠痛,還會造成面目身軀水腫,被稱為「假胖」,立即用1分鐘自測你的濕重指數,再由註冊中醫師Ken Wong王駿傑提供實用的去濕方法,讓你輕鬆回復輕盈體態!

去濕方法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去濕方法|自測身體濕重指數

Ken指出濕氣是六氣之一,即風、寒、暑、濕、燥、熱中的一種;當氣候中或人體中的濕氣干擾到身體,產生不適時,中醫學說稱之為「濕邪」。中醫認為人與自然密不可分。香港的熱島效應、高樓密集和空氣難流通,導致相對濕度非常高,環境猶如蒸爐般悶熱潮濕,這種環境會影響人體的水液代謝。

濕氣重特徵

  1. 身熱但不出汗
  2. 出汗黏而不爽
  3. 小便不通
  4. 大便偏軟或稀
  5. 身體沉重、周身痠痛
  6. 面目身軀水腫致體態肥胖
  7. 胃口不佳,反胃嘔酸
  8. 精神疲倦
去濕方法 (圖片來源:《愉悅的音樂專輯》劇照)
(圖片來源:《愉悅的音樂專輯》劇照)

去濕方法|濕氣重原因

  1. 長期處於不通風的室內環境:少運動、久坐不動,導致身體的水液代謝障礙。
  2. 長期進食油膩難消化的食物:會加重體內的濕氣。
  3. 吹冷氣:冷氣令皮膚和表層組織緊縮,表層水液不流通,難以出汗,容易滋生濕邪,導致周身酸軟疼痛。
  4. 經常熬夜:熬夜會使整體機能下降,導致水液代謝失常,如唾液、汗液、尿液等排出不正常。
去濕方法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中醫教4招去濕方法

  1. 曬太陽和輕量運動:通過排汗幫助身體散熱,排除體內濕氣。
  2. 飲用常溫水:年輕體質和新陳代謝快者能夠輕易代償,但對於患病初癒、年老體弱者,過冷或冰水會使組織緊縮,容易抽筋、胃痛。
  3. 適量食用重口味食物:尤其是鹽的吸收,過多鹽會增加腎負荷,影響水液代謝。
  4. 進食幫助排濕的食物:如木瓜、冬瓜、番茄、杏仁、粟米、綠豆、黑豆、生薑、蔥白和薏米等,這些食物有助於排除體內濕氣,促進水液代謝。
去濕方法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去濕方法 香港註冊中醫師王駿傑 Ken Wong(圖片來源:璞善中醫診所)
香港註冊中醫師王駿傑 Ken Wong(圖片來源:璞善中醫診所)

如何改善經痛?

相信不少女性除了有經前症候群外更受經痛影響,中醫推薦經期保養湯水,有助補氣活血、益腎暖宮。除此之外,使用人氣暖宮貼都有效改善經期不適。經後調理一定不能忽略,學會補血食療,每個月都能過得輕鬆!

有甚麼補身養顏方法適合女性?

很多女性都有手腳冰冷的問題,適當的進食補血氣食物及飲用三棗茶,便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補氣血。除了身體健康,女性更追求白滑皮膚,紅石榴汁功效可助抗衰老及美白,是很好的天然保養品!

圖片來源:璞善中醫診所、Canva、《愉悅的音樂專輯》劇照

你可能也喜歡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