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傳染期+症狀+潛伏期最長幾天+快速檢測假陰性避免
新冠肺炎COVID傳染期及潛伏期到底有多長,又會傳染嗎?如果有病徵出現,可以自行在家進行快速測試以得悉自己是否染上新冠肺炎COVID,但是快速測試結果可能會出現偏差,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假陰性」的檢測結果,故此在進行快速測試時應注意以下事項,盡量確保結果的準確性。以下有9大新冠肺炎COVID中招常見問題,大家可以看看以下內容,解答大家不幸中招時的各種疑難和問題。
新冠肺炎COVID傳染期+潛伏期9大問題
新冠肺炎COVID確診常見問題1. 潛伏期有多久?
潛伏期是指一個人在感染病毒之後和開始出現症狀之間的相距時間。
根據BBC的初步研究顯示,新冠肺炎COVID的症狀似乎在被感染的二至三天後就會出現,也根據西班牙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La Rioja傳染病專家Vicente Soriano博士所述,被感染之後一天內病毒便會在體內複製,兩天內身體也能驗出病毒,代表潛伏期在二至三天內。
新冠肺炎COVID確診常見問題2. 感染者傳染期有多長?
根據BBC報道所指,新冠肺炎COVID大概會在體內逗留七天,在被感染的第二天就確診,接下來的三至五天都是傳染期。換句話說,在確診後七天,如果症狀已經消失的話,大部份確診者已經不具傳染力。
不過情況還是因人而異,必須因應確診者的身體情況再決定是否仍然在傳染期,大家必須透過快速測試得知自己是否已變為「陰性」,才考慮是否可以正常外出。
新冠肺炎COVID確診常見問題3.確診症狀
確診症狀 | |
常見 | 發燒 |
乾咳 | |
疲乏 | |
其他病徵 | 喪失味覺或嗅覺 |
鼻塞 | |
結膜炎 | |
喉嚨痛 | |
頭痛 | |
肌肉或關節疼痛 | |
皮疹 | |
噁心或嘔吐 | |
腹瀉 | |
發冷或暈眩 |
每個確診者病徵不一,有些受感染者病徵僅輕微或不明顯,有些人則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口痛或精神混亂等嚴重症狀。
新冠肺炎COVID確診常見問題4. 應相隔多久才見康復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不要忽略它的傳染性。
新冠肺炎COVID常見問題5. 快速測試注意事項
快速測試會因應不同品牌及不同做法而令結果有偏差,要先留意自己所用的品牌是否獲政府認可,不建議大家選擇來歷不明的牌子,特別要留意產品是否有認可,如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CE安全認證等,不同國家都有頒發不同認證,越多國際認證,理論上可信度亦越高。
消委會亦推出網上搜尋器,供大家檢視快速檢測包是否獲認可,大家可以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更快、更方便檢查到快速抗原測試是否被納入香港、內地、歐盟或美國的認可名單,更會有相關的相片及香港出售的名稱,可一作參考。
新冠肺炎COVID確診常見問題6. 確診者幾時做快速測試最準?
雖然潛伏期在二至三天內,因此快速測試都不會馬上呈陽性,最好至少間隔1天以上再做快測。感染後3天以內才是轉陽或發病的高峰期,若市民曾接觸確診者,首先要做的是仔細回想與確診者接觸的時間點,並在3-4天內每天進行快測,才能確認有無感染,不過潛伏期也有可能長達7至10天,建議民眾接觸滿7至10天時再做一次快測,才可以確保安全。
新冠肺炎COVID確診常見問題7. 快速測試建議做法 避免「假陰性」情況
快速測試亦有不同採樣方法,包括深喉唾液、口含式、鼻腔、咽喉或採血針採血進行測試,大家要考慮個人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方法。
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梁卓偉建議,測試者應同時撩咽喉及鼻腔,提高準確性,盡量避免「假陰性」情況。 如果大家對快速測試過程仍然抱有疑問,不妨可以看一看這段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拍攝的快速抗原檢測使用示範。
另外,正確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對於獲取準確結果非常重要,檢測前2小時內應避免做5件事,以免影響檢測結果準確度,香港紅十字會就在Facebook歸納檢測前5大需知!
快速測試5大注意事項免「假陰性」新冠肺炎COVID確診常見問題8. 快速測試何謂靈敏度及特異性?
此外,也要留意產品是否有相應的靈敏度及特異性。
靈敏度代表「真陽性機率」,解釋作檢測出現陽性時,準確度的百份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快速測試套裝至少要有8成靈敏度,即係如果10位受感染人士檢測,至少需要有8位人士驗出「陽性」。 而特異性代表「真陰性機率」,解釋作檢測出現陰性時,準確度的百份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快速測試套裝至少要有9成7的特異性,即係如果100位無感染人士檢測,至少要有97位人士驗出「陰性」。
新冠肺炎COVID確診常見問題9. 快速測試幾耐要讀取結果?
一般建議在15-25分鐘內讀取結果,若靜侯時間太短或太長,都有機會影響檢測準確性。
Omicron潛伏期有多長?
根據BBC報道所指,Omicron大概會在體內逗留七天,在被感染的第二天就確診,接下來的…詳情請看
如何避免快速測試出現「假陰性」情況?
快速測試有不同採樣方法,包括深喉唾液、口含式、鼻腔、咽喉或採血針採血進行測試,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梁卓偉建議,測試者應同時…詳情請看